香港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位自殺預防的專家敦促當局減輕教師的沉重工作負荷,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提供重要的輔導和支持。
這些呼籲是在大學對媒體報導進行分析後提出的,分析發現今年8月至10月期間,城市中自殺的年輕人數量增加,22名青少年企圖自殺或自殺,而2022年同期只有11名。
“自殺的學生非常感到無助和絕望,”香港大學自殺研究與預防中心創始主任葉修輝教授在周六的一個廣播節目上說。
葉修輝在主持這項研究時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的長期停課導致學生的支持網絡薄弱,他們在需要幫助時往往沒有人可以求助,尤其是在面對學術挑戰、新環境或家庭問題(如父母離婚)時。
議員郭玲麗(也是一名註冊教師)表示,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非常了解,卻被工作淹沒,沒有太多時間輔導那些正在苦苦掙扎的學生。
她在同一個節目中說:“我曾跟進一個學生案件,需要我每天花上一個小時多的時間。
”“但當我完成案件工作和學校工作時,已經接近晚上11點了,第二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
”
香港在3個月內有22名少年自殺企圖或死亡,是2022年人數的兩倍
郭玲麗指責教育當局不斷增加指派的任務,而不刪除那些已有二十年的過時任務。
她說:“在過去的20多年裡,教育局一直在不斷增添學校所要做的事情。
” “這已經累積了50到60個項目,而且沒有一個被取消……他們為什麼不能刪除一些過時的項目,為教師留出一些空間呢?”
郭玲麗表示,教育局還為教師的待辦清單增加了另一項措施,指的是用於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的“心理健康素養”資源包。
中學校長李建民(Li Kin-man)附和郭玲麗的觀點,認為幫助學生的關鍵方法之一是減輕教師的工作負荷。
他說:“我同意教師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守門人。
” “但是他們也需要有時間站在球門前。
當教師需要擔任守門員時,他們就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
葉修輝表示,學校因教育局安排的工作量而不堪重負,包括與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一系列要求。
他說:“教師也希望與學生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太忙了,因為他們還要教授課程要求的內容。
”
2021年香港15歲以下人士自殺率創下新高,有11人死亡
一位只提供姓氏為Wan的父親抱怨稱,該市的教育制度簡直就像“喂養”,他的兩個孩子在長假前都被功課壓得喘不過氣來,父母只能和他們一起完成。
“教育當局總是強調成績不是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他說。
“但實際上,最後需要高分。
”
教育局早前宣布,將給予小學和中學每所學校8萬港元(約10,245美元)的資助,其中6萬港元將分配給學校,2萬港元將分配給家長教師會,以促進心理健康。
在過去三個月中自殺或自殺企圖的青少年數量增加後,教育局要求學校審查學生的工作量。
這兩項措施是在周四發送給公共和半公共機構的通知中宣布的。
如果您有自殺的想法,或者您知道有人這樣想,可以尋求幫助。
在香港,撥打+852 2896 0000聯繫撒瑪利亞會,或撥打+852 2382 0000聯繫自殺防治服務。
在美國,撥打988 Suicide & Crisis Lifeline的988或+1 800 273 8255聯繫。
有關其他國家的幫助熱線號碼,請參閱此頁。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