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瑞士UBS銀行的預測,首屈一指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如比亞迪(BYD),儘管可能在歐洲的反補貼調查中面臨出口前景降低,但其對全球競爭對手的絕對成本優勢堅實,並將在未來數年內堅決擴展全球生產。
他們有效地控制供應鏈並在電池成本上獲得優勢,使中國電動車對海外客戶更具吸引力,而中國嚴峻的經濟前景將加劇比亞迪及其國內競爭對手的全球化努力。
UBS預測,受益於全球汽車業電氣化速度的加快,中國製造的汽車將在2030年控制全球市場的33%,比去年的17%有所上升。
此外,UBS的報告發現,比亞迪的純電動Seal轎車相比在中國大陸組裝的Tesla Model 3有生產優勢,Seal的製造成本低15%。
即使考慮到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如關稅,Seal在歐洲仍具有持續的25%成本優勢。
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將在歐洲占據市場的20%份額,即約200萬輛,大部分在該大陸出售的車輛將由電池驅動。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