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恢復交易後股價腰斬,如何應對?

在17個月的停牌後,中國恒大集團的股份在香港恢復交易時出現大跌,投資者在這個全球最負債纍纍的地產開發商進行債務重組的情況下快速撤退。

恒大的股價在開盤時腰斬,從去年3月21日停牌前的每股港幣1.65元跌至22港分。

在申請解除交易停牌的文件中,恒大表示,它已經達成了解除股票交易暫停命令的所有七個條件。

「恒大具有足夠的營運業務,」恒大在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說。

「恒大把穩定業務和解決風險放在首位,並以最大的努力確保交付物業。

在地方政府、上下游企業和物業擁有者的理解和支持下,恒大已恢復732個專案的工作,以確保交付物業,並在2022年共交付了301,000個單位。

」恒大能否倖免倒閉?該開發商仍面臨在香港、開曼群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的清盤請求,但恒大表示,已經「積極追求法律手段堅決反對」這些請求,並「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其合法權益。

」根據7月的交易所文件,恒大 2021年對股東的淨虧損為4760億元人民幣(约652億美元),2022年為1059億元人民幣。

提交年度報告是恢復股票交易的一項要求。

恒大的前審計師普華永道提出的其他疑慮,例如評估2021年集團的存續以及2022年1月製定的12個月現金流預測,仍然存在,恒大說。

其新的審計機構Prism Hong Kong and Shanghai Limited也表示,由於預測基於某些「涉及重大不確定性」的假設,無法獲得足夠的證據證明恒大的續存能力。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