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加劇,挾持居民的「地產毒瘾」,中國兩間大型銀行在今年上半年的呆賬數字報告的不良貸款(NPL)顯著增長。
這兩間銀行為中國第六大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招商银行, 與此同時,中國建設銀行和東亞銀行也在週四發布了類似報告。
交通銀行在週五晚間報告,其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貸款增加了644億元人民幣(821萬美元),達到10496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底增多。
該銀行對於房地產業的壞賬率在同期內上升了0.59個百分點,高達3.39%。
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了26.4亿元至606.4亿元。
銀行的整體不良貸款率在今年上半年下降了0.01個百分點,為0.95%,但是對於房市的不良貸款比例上升了1.44個百分點,達到5.52%。
與此同時,高盛分析師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困境可能會引發1.9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損失,而這基於債市近期的崩盤導致的10%損失率計算。
銀行可能要承擔其中的1.2萬億元人民幣或61%的損失,而信托公司和保險公司將分別承受28%和5%的損失。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