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兩國乘客航班增加,雖然有望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但各界關注者指觀察出,這項舉措無法撫平兩個敵對國家在學術和商業世界的裂痕。
上週美國拜登政府宣布華府和北京將批准雙方增加航班數量的兩倍。
這是在中國解除對包括美國、日本和澳洲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旅遊團限制後落實的。
從二零二一年九月一日開始,每週由中國飛往美國的乘客航班將從目前的12次提高到18次,將在十月底上升至24機次。
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等都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大幅增加到中國的航班數量。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王一偉表示,此舉將會受到觀光客、留學生及一部分投資者的歡迎,並指出商業界對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有所疑慮,此舉將讓他們能進行「正常交流」。
「這將有助於增強溝通,並更有利於人與人以及文化的交流,」他說。
然而,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得恩則表示,乘客航班數量的增加可能源於「自下而上的壓力」。
他指出,兩國政府都面對著來自包括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公民希望有更大的來往彈性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雖然這一發展被視為兩個敵對國家的合作的一個罕見跡象,但是吳得恩表示這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正在緩和。
「雙方仍在努力管理關係,我們不能高估這個政策的影響」他說。
他提到,雖然航班數量的增加對於想去中國探望親友的人有所幫助,但對商業、外交和學術界可能無法產生深遠影響。
他又說,「我對於外交層次或學術界可以進行高質量交流的期望不高,這部分仍然非常困難。
」他補充說,美國的學術界和商業界對中國的看法日益貶值,正如中國內地對美國的態度一樣。
他說,「國內對彼此的感情仍然不好,人們擔心他們在中國的會議可能被視為一種可疑的行為」。
他說北京已經加強了對華盛頓危害其利益的宣傳,引發更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他補充說,儘管增加了乘客航班可能有助於加強兩個大國之間的交流,但人民大學的王一偉認為,還有其他障礙可能阻礙其進程。
他表示,面臨美國選舉的來臨,明年的政治氛圍可能會「相當糟糕」,科學和技術交流的限制清單也在不斷擴大。
他提到,「人民交流可以看作是中美關係的晴雨表。
」「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強調中美友誼根植於人民、在於青年,但人民交流受到政治的深度影響。
」。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