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風波持續 不確定性增加傳遞了投資者失望

中國股市遭遇動盪,因眾多因素,包括交易量縮減、外國投資者撤退出、經濟基本面惡化等,皆預示風波仍在持續。

今年8月,上海和深圳兩地交易所的總市值跌至近七個月低點,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已經透過與香港的交易所連結,賣出了370億元人民幣(約51億美元)的中國股票,今年12月國家再度開放邊境以來的總量可能創新高。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持續,最新的經濟數據讓市場失望,一家領先的理財公司在客戶支付款項出現遲延後,信託行業震驚。

眾多銀行已經下調了他們的202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因為疫後恢復開始失力,有些人甚至下調了他們的預測。

摩根士丹利在本月初削減了對中國股票的評級,稱政策支持可能低於預期,而Saxo Markets也表示,投資者應該忘掉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因為中國已將其增長戰略轉向了更質量驅動的方向。

「市場尚未觸底,並有可能試驗新低,因為經濟和政策兩方面都讓人感到失望」,證大方基金投資管理合夥人王晨表示。

「政府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穩定就業市場和提高可支配收入,以扭轉股票的下行趨勢。

」市場反應激烈,反映出投資者的失望。

中國滬深300指數周二下跌0.1%,香港恆生指數回落1%,即使中國人民銀行率先大規模降息。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即將到來的下行壓力,最壞的時刻尚未來臨,而今晨的利率削減將壓力有限,」野村分析師在資源的利率削減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我們也看到,對於我們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4.9%的……增長預測有更大的下行風險,並且經營此年GDP增長有可能錯過5%的大關。

」根據彭博數據,全球投資者周二通過交易所链接計劃虧損了98億元人民幣的在岸股票,使本月的累積淨銷售額達到370億元人民幣。

這可能成為自去年10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淨銷售額,也是中國去除了所有疫情限制的月份。

「貨幣政策的影響最可能是中性的,甚至可能被認為是不利的,因為它可能傳遞出政策制定者開始慌張的訊息,尤其是在面對本地的信心危機時,」SPI資產管理公司的合夥人Stephen Innes說。

與此同時,擁有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理財產品的中智集團可能的違約將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信心和投資,分析師說。

包括KBC和Nacity Property Service Group在內的三家內地上市公司表示,他們並未收到來自中智信託部門出售的到期理財產品的1930萬美元的本金和投資收益支付,這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盈利前景的不確定性。

動盪可能會反映到公司的盈利上,進一步壓低股票價格和估值,分析師說。

國嘉控股,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預計上半年將大虧損,股價首次跌破1港元,自2007年上市以來首次。

該公司還要求暫停其在上海和深圳兩地交易所上市的11只債券的交易,以進行債務重組。

「目前市場上沒有推動股票的催化劑,我們將開始面對弱市的一段時間,」靜溪投資管理的基金經理王正說。

「提振股市的最快方式是政府印鈔和救助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但除非逼不得已,否則這將是北京最不願做的事情。

」。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