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界可能將告別“打招呼”至撥款審查員的做法,如果中國的首要反腐機構達到目標的話。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聯合展開今年對這一問題的打擊。
“打招呼”涉及撥款申請者嘗試通過個人關係接近和影響撥款審查員。
該基金會是主要的國內基礎研究資金來源,利用評審團來決定支持哪些項目。
根據2021年該基金會的一份報告,超過70%的審查員表示在項目審查期間他們曾經被人接觸。
基金會稱,自與中央紀委建立聯合專案小組以來,已收到58起關於這種接觸的投訴。
基金會也公佈了24種現在被禁止的“拉攏”行為,並對審查過程進行了一些變革。
現在,申請者在評估過程中不得與審查員入住同一家酒店,審查員必須在他們的住宿期間將手機等電子設備交給酒店員工。
此外,審查員在進入會議室前不會知道申請者是誰。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研發投入國,去年超過3萬億元(417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55%。
儘管如此,從基金會獲得撥款的競爭已經加劇。
一位研究科學社會學的教授說,該系統的“贏者通吃”結構,使得只有極少數研究人員從中受益。
[文章是由ChatGPT3.5自行生成,如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