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在垃圾屋裡的新聞並不少見,但最近一個節目探訪了韓國的一家垃圾屋還是讓人感到震驚。
150噸垃圾,堆積在二層小樓裡,垃圾翻湧而出,從一層到二層陽台堆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山,不時傳出陣陣臭氣。
鄰居忍無可忍下,求助了一檔韓國線上節目,垃圾山背後的故事,卻令人心酸不已…
老人垃圾囤滿家,竟是為兒謀生路
今年,韓國在線節目《우와한 비디오》收到了一些居民的求助:
他們社區裡的一戶人家,垃圾從窗戶中溢出,每天看到有人走在6,7米高的垃圾山上進出房間,非常嚇人。
而且因為這棟房子,周圍鄰居家的氣味也很不好,讓居民們感到不滿。他們想要節目組去這家了解一下情況,幫忙把垃圾房清除掉。
節目組到達現場後,才真的被眼前的場景震驚。
這是一棟面積不小的二層洋樓,一樓的大門被各種廢棄的家具堵死。
二樓的陽台和窗戶,垃圾堆到了房簷下,壓得二樓的平台已經彎曲,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塌。
節目組還沒來得及驚訝,就看到了更令人震驚的一幕。
稍等片刻後,二樓的垃圾堆裡,竟然伸出一隻手,扒開了和垃圾融為一體的窗簾。
然後一位老人蹣跚從半個窗戶大小的洞口爬了出來,身後就是沒有遮擋的垃圾懸崖。如果沒扶好往後一仰摔下去,必死無疑。
老人從房簷下的縫隙裡掏出一雙鞋穿上,踏著圍繞房間的垃圾往大門口走。
由於垃圾太多,出入門只剩下沿著垃圾形成的坡道走,這一種方式。家中的樓梯和房門根本無法使用。
就算是院門,也只能勉強讓瘦弱的老人側身擠過去。
這樣的環境不光對鄰居是一種威脅,老人生活在這也十分危險。
節目組決定和老人溝通,看看能否幫助他們把房間清掃乾淨。但當在街頭攔住這位老人時,他卻非常不願意溝通。
甚至想用手裡的東西打攝像師,
節目組沒有放棄,趁老人在等公交車時跟他攀談。經過了很久的破冰,老人才開口,告訴節目組,房間裡的東西不是垃圾,都是他收藏起來的寶貝。
原來,老人叫崔紅植,與一般囤積癖的老年人不同,他並不是獨居者。
他的老伴很快出現在公交站,並對節目組的拍攝表示不滿。似乎,他們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生活的真相。
節目組第一次交流失敗。第二天,他們又等在社區附近,正好發現了老爺爺的身影。
每天他都在垃圾站翻別人不要的東西,然後打包帶回家裡。
看他家的房子也能明白,他們家並不貧困,更不以回收垃圾為生。這些東西撿回去只是囤著。
記者再次前去搭話,經過昨天的交流,老人已經明白這些年輕人沒有惡意,也不是來嘲笑他們的。他和節目組聊了起來,展示了麻袋裡的兩個破碗和一個被其他公司扔掉的標牌。
他坦白,自己沒有辦法停下收集東西,這個標牌只是因為上面有條龍,看起來漂亮,就想拿回去。
在老人的允許下,節目組終於可以走進老人家,看看他們的情況到底如何。
沒想到進門第一關就受到了驚嚇。
女工作人員從僅有的門縫裡鑽進去,裡面根本沒有落腳的地方,整個院子全是垃圾,在進房子前就不斷跌倒。
想要到房子裡面,還要沿著垃圾坡爬上二樓,從爺爺出來的那個小窗戶鑽進去。稍有不慎就會從「垃圾峭壁」上跌落。
鑽進房子,巨大的灰塵和臭味讓工作人員不停咳嗽幹嘔。
房間裡被爺爺撿回來的垃圾從一層堆到了二層,很快就要碰到天花板了。工作人員每一步都很艱難,在屋裡幾乎無法轉身。
各種裸露的釘子和電線從房頂掉下來。
而爺爺就縮在二層的一個角落裡,這就是他的「房間」,其實只是一塊沒有垃圾的空地而已,人根本不能直立,甚至腰不能伸直了坐下。
一樓的情況也沒有很好,從全是垃圾的樓道往下看,可以看到所謂的廁所。盆盆罐罐活生生把這裡變成了垃圾場。
而且屋裡還有發黴爛掉的衛生紙,大膽橫行的老鼠。
家裡的水龍頭壞了很久了,七十多歲的婆婆只用房頂漏下來的雨水洗衣服,更沒法想象他們怎麼上廁所洗澡。
洗完衣服後,婆婆又爬上垃圾山,到垃圾的盡頭掛衣服,幾乎是個半懸空的狀態。
節目組繼續記錄家中的情況,卻突然聽見前房內的垃圾裡傳來了收音機的聲音。
上前一看,嚇了個半死,家裡居然還住著一個人!而且是個壯年男子…
這名男子是爺爺婆婆的兒子,40歲的崔永宗,據說已經一整年沒出過門了。
與兩位面黃肌瘦的老人不同,他白白胖胖,嘴裡卻說著沒有邏輯而且混亂的話,讓記者們聽得一頭霧水。
一家人吃飯休閒的地方都在兒子的「房間」,這已經全家最大的空地,雖然只能容下一張小炕桌和三個蜷縮的人。
找東西很困難,而做飯工具只有一個電飯煲。
這令攝製組很驚奇,因為囤積癖老人很多是因為孤獨或者行動不便造成的,很少有一家三口住在一起還會在家裡堆滿垃圾的案例。
這一家人守著這麼大的房子,卻最終窩在垃圾裡,聞著臭味,和蟲子和老鼠一起共存,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主持人問婆婆,想不想住在乾淨的房子裡時,婆婆苦澀地回答「誰都想吧」,就沒有再繼續說話。
節目組意識到,她可能得了很重的病,一直在咳嗽。
節目組意識到,囤積垃圾,不願清理這些東西,似乎是爺爺堅持的行為,所以他們想先讓爺爺同意節目組把房間清理乾淨。
節目組帶著老人進行了體檢。發現婆婆的身體狀況很不樂觀,她心臟積水,由於家裡環境惡劣而且缺乏運動,已經到必須立馬手術的程度。
爺爺聽了後很害怕,他和老伴很恩愛,他表示自己開始往家帶垃圾時,從來沒有想到會威脅到老伴的健康,也因此下決心讓節目組幫忙,把家還原成以前的樣子。
節目組看出爺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又帶他參加了心理疏導。這下才讓所有人明白了垃圾屋背後的悲劇。
兒子考上了大學,但自從畢業後不久就不再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無所事事,啃老蝸居。
爺爺感到十分挫敗和焦慮,更感到極大的壓力,同時也沒有任何辦法。
老兩口雖然有房子,但不是什麼富人,於是爺爺開始往家裡瘋狂地撿垃圾。或者說在他的心裡,他囤積的是被別人扔掉的,但他認為有價值的寶貝。
有網友猜測,這很可能是因為兒子在家啃老,75歲的父親擔心自己命不久矣,死後怕孩子沒法養活自己,於是撿來很多他覺得有價值的東西,讓兒子萬一山窮水盡,還能靠賣廢品賺錢。
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妻子和兒子都不太反對的原因。
媽媽也很擔心啃老的兒子,而兒子則甘願吃父母撿垃圾換來的老本。
也許一開始他們拒絕幫助,也是因為對自己的境地實在覺得丟臉又無力。
當聽到醫生說自己的老伴因為家裡太髒而需要手術時,爺爺懺悔著:
「我家的問題都是連在一起的。這都是我的錯,如果我能把房子打掃乾淨,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但說實話,老人真的不必太苛責自己。
在把婆婆送進醫院治療後,節目組請來了救援隊和清掃公司進入他們的家,決定開始大掃除。
對於救援隊來說,最困難的問題竟然出在了家裡蹲兒子的身上。
當他們清理房間時,兒子竟然從垃圾堆裡探出頭指責節目組:
「你掃院子和陽台就可以了,為什麼還來動我的房間?」
老夫婦兩人還經常出門維持家裡的生活,但這個兒子幾乎不從房間裡出去,每天就躺著,等父母送飯。
他堅決不離開房間,也不讓人清理他屋子裡的垃圾。
最後在清掃公司和節目組一起談判了很久後,他才鬆口,被抬出了垃圾山。
離開前還反復囑咐工作人員,不要把有用的東西扔了。
按照網友的猜測,他很可能還想著靠父親撿的垃圾給自己留後路,所以才不願意離開或讓人清理。
隨後,226名誌願者,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動用了好幾輛搬家公司的車,才將房間裡150噸的垃圾清理乾淨!
清理難度不比重新建一棟房子容易,也可以想象這些年爺爺往家帶了多少東西,他的焦慮有多麼嚴重。
婆婆手術後,爺爺和她又回到了清理好的房子,這裡回到了原來的樣子,明亮,寬敞舒適。
爺爺看到後淚眼汪汪,一直在感謝節目組。
或許,曾經他們就是在這樣的房子裡生活,那個40歲的「孩子」就在這個明亮的房子裡在長大。
垃圾走了,這一切都回到了家庭沒有矛盾,沒有變故的時候一樣。
爺爺答應節目組,為了老伴,他再也不會撿垃圾回家。
但令人擔心的是,如果兒子繼續居家啃老,老人還是會感到壓力。一次清潔,掃走的是垃圾,但家庭的矛盾和心理的創傷真能解決嗎?
啃老族破歷史紀錄,慘案累累
啃老族一直是東亞三國非常嚴重的問題,與其他大洲無業青年的教育程度普遍很低不同,東亞啃老族往往有著很高的教育程度,其中韓國最為明顯。
去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韓國的啃老族數量超過了436,000人,突破歷史紀錄,比2019年激增24%。
其中,啃老族裡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比例為63%,他們沒有工作也沒有工作意願。
很重要的原因是,韓國的年輕人就業率實在太低。創下過大學生失業率超過10%,被媒體稱作「韓國地獄」的恐怖情景。
很多韓國年輕人被家長教育,他們的目標就是找到好工作掙錢成家。
而為了找到好工作,有些人覆讀了幾年才考上大學,最後卻發現,受盡了升學的苦,畢業後照樣四處碰壁。
這導致很多年輕人被現實壓垮,幹脆什麼都不做,徹底變成「失敗者」,好保證自己能活得長一點。
而在性別層面上,雖然男性家裡蹲始終比女性多,但去年女性家裡蹲的比例卻也有飆升(43.7%)。
對於女性而言,有更複雜的啃老原因。
韓國重男輕女非常嚴重,女性比男性在大公司更容易被淘汰,還有些女性是生孩子後再就業失敗,只能在家啃老。
在東亞孩子的世界裡本來就有太多既定的目標:
學習、高考、就業、結婚、生育,每一項都被家長和社會催促著,經常一步錯步步錯。
所以一些年輕人被打敗,幹脆摧毀所有計劃,在看不到盡頭的比賽中停下來。
另一些,決定先給自己放個假,思考小時候沒有時間考慮的問題:
我喜歡什麼,能做好什麼,以後該做什麼——然後再試著融入社會。
但這在已經老齡化,老年貧困嚴重的韓國,給老年人也造成嚴重的壓力。
韓國本來就是老年人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因為啃老造成的老年人自殺現象頻發。
71歲自營診所的醫生鄭某,在自己的辦公室上吊自殺。他的兒子不斷向他借錢,最後導致他的診所也瀕臨倒閉,他承受不了壓力選擇自殺。
京畿道一位78歲老人在江邊上吊,以前也是個體面的白領。他的所有錢都用來接濟兒子,卻不斷被兒子緊逼要錢,住在自己房子裡的兒子甚至要讓他賣房換錢。
孩子逃避到了父母身邊,而父母只能選擇以死逃離。而更可怕的是,一些完全成為寄生蟲的啃老族,為了錢,甚至對父母痛下殺手。
22歲的李某為了區區1400萬韓元的生活費,謀殺了父親。還大言不慚地說:
「爸爸不給生活費,和朋友商量後決定殺了他。」
其實,東亞文化圈特有的親子關係,加深了啃老文化的傷害。
對韓國而言,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你必須讓父母感到驕傲,表現之一就是大學畢業能進入大企業工作。
諷刺的是,在啃老造成無數悲劇的同時,一些父母卻主動告訴高學歷的孩子:」既然找不到體面的工作,還不如在家待著。」,助長了啃老現象。
而韓國文化裡,父母也有隨時資助孩子的義務,所以青年人失業率只會一下打擊兩撥人。
對此,韓國政府曾推出了青年津貼,但被批評為治標不治本。
韓國媒體認為,更有效的方式是全社會大改革,並學習瑞士,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打破大財閥壟斷,讓機會變得更多。
但財閥在韓國的情況大家也清楚,這絕不是一兩天可以改變的問題,但絕對是必須改變的問題…
圖片源自網路
本文來源授權:微信公眾號「英國報姐」(ID:baojieuk)